首页关于岭南画派岭南派艺术家世界华人艺术家日本艺术家陈蕴化韵。艺术空间联络

 

         上古之人表达思想感情,除了语言便是歌唱,那是语言加音乐性。我国从远 古传下来的歌谣,到二千五百年前就积累了三千篇,由孔子精选出三百零五篇流 传后世。可以想见,被删掉的是些原始而粗糙的东西。随着文明进步加速,到屈原、 宋玉时代的《楚辞》就已具有更高的文学价值。千载以还,诗人辈出。华夏诗歌(包 括诗、词、曲、赋等各种体裁和形式)在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是无与伦比的o我国 有《千家诗》选本,还仅仅是唐、五代、宋三个时期(五世纪未至十二世纪初)的作品。若扩展到五千年,何啻「万家诗」!世界上哪个国家能有这么多诗人和佳作?从这一角度而言,中国无愧于称作「诗之国」或「诗人之 国」。

 

         诗、书、昼结合是中国美术的最大特点。作画要含诗意,或从一首诗去构思 绘画创作。传为唐代王维真迹的《辋川图》,虽然未能考定,但苏东坡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却成定论,也是画家惘追求的目标。在西方绘画中很难找到诗画合一的例子。俄国克拉姆斯柯依作的一幅《月色》颇有诗的意境,由于没有文字,无 从判断作者是否意识到此;英国诗人威廉.勃兰克又是画家,可是到诗人去世后人们才注意到他的画。西方美术中并不存在诗画一体的现象。

 

  我国自上古、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歌从涓滴、溪流到江河,波澜起伏。直至盛唐汇为汪洋,进入黄金时代,诗风之盛,品位之高,前越古人,后启来者,达到文学艺术顶峰,尤以李白、杜甫两位诗坛巨擘,光昭日月,又有璀璨群星拱卫,辉煌百世。历代不少画家都爱取材于唐诗。

 

         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是位博大精深的学者,毕生著述二百余万字,涉及文化的各方面。他对古典文学与艺术的研究是同步的,于文学中尤钟情于诗,历代佳作无不熟稔,体现在他的画中。大致有三重点:首先是他最崇仰的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心仪其品德情操,同情屈子「抱石怀沙」自沉汨罗江的悲壮结局,因而自号「抱石斋主人」。先生所作《九歌》图早已斐声遐迩。另一个重点是石涛。先生青年时期编着《石涛上人年谱》,从上人的生活到作品,考据精详,故在艺术上受其影响也最深,且以石涛诗入画,随手拈来即成佳品。


  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抱石先生取材最多的还是唐诗。唐诗在创作的当时就深 入民间,即至今日,历朝士子必读的「四书」几乎尘封,但唐诗中的名篇却依然孺 子能背。古代典藉中有关哲学、道德等内容能在一定条件下保存,而政治、社会 的理论会随着时代变化而被人淡忘。只有诗的艺术魅力却永葆青春。画家取材唐 诗有其普遍性的一面,然而先生创作的唐人诗意画却有不同一般的特殊性。

 
  画家运用古诗有二种不同方式。一是以己意去凑古人的诗。譬如李白的《清平调》系藉芍药写大真,而有人只画花,却把诗句全部抄上,其实画面离主题甚远。 另一种是根据古人的诗立意,或从中汲取灵感,抓住其精神实质,进行艺术再创造, 无须题诗而诗意盎然。抱石先生可称后者之典范。他的古人诗意画既有宏景钜制, 又有小品点晴;虽在有些画中题上诗句,但不占重要位置;有的只写题目,有时仅题款,可是读者一目了然是哪首诗。臻此化境,绝非偶然。先生所有的绘画作品都是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诗,他本身就具备诗人的气质。除了标明为诗意画的以外,凡写「胸中丘壑」或写生作品,都是撷取大自然蕴蓄的诗意;描写古人形象或其轶事,就是歌颂某一古人或吟咏某一场景的诗句。画的语言即诗的语言,画的意境即诗的意境。区别于一般所谓的「诗配画」,而是诗即是画,画即是诗。

 

  抱石先生对古人从深切理解达到思想感情的共鸣。笔者曾多次提到,先生「思 接千载」 (刘勰《文心雕龙》语),屈原、李白、杜甫、石涛等古人,不仅是他研究的对象,还成了挚友。抱石先生以绝代天才与古人息息相通,使他笔下的人物不同 于穿古装的现代演员而是真正的古人。因而他的古人诗意画既体现了诗人的三昧, 又是与作者灵魂的默契。不论相隔多少个世纪,先生与古人感情的相互碰接,就会激发出强烈的闪光。这是先生古人诗意画卓绝千古之处。

 

   我们从《唐人诗意画册》可以略窥端倪。先生巧妙地以最少的笔墨表现最多的内涵,也是在最小的空间赋予最大的容量,非「大手笔」不能。十六幅册页取材于先生酷爱的四家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第一幅李白《将进酒》(将「音」、「羌」,请也)是一首较长的「乐府」,教李白与「岑夫子」、「丹丘生」 (指李白好友岑勋和元丹丘)同饮。画面只有四个人物,点缀背景的弄夙为大写意,略妇数笔似示上面有画。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以及「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些感情和议论,目的是抓住时机饮酒。画家塑造人物时设讨了李白的挥手动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一句话点出了诗的主旨,显示了李白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气派和豪情。诗人对面的一位已经微醺,另一位也有些拘谨,而李白却意兴愈高,没有钱也不在乎,不管什么值钱的东西都可拿去换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醉方休。李白的这种性格与抱石先生又何其相似乃尔!先生也无愧为「酒中仙」,好像他也参与了这次饮燕,才有比神来之笔。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两大幅《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后一幅题字作「下了襄阳便洛阳」,或许另有所本,也可能偶然笔误),题材相同。巫峡烟云,长江浩淼,正是先生最得心应手的景色。大幅气势雄浑,小幅咫尺千里。在这幅册页中,笔势飞动,重峦迭峰,若龙蛇腾舞,令人目不暇给。不论大幅小幅,都表现出舟楫在峡谷中顺流而下,瞬息千里之势,其精意就在一个「急」字,这正是杜工部当年闻家乡收复,急欲返回的迫切心情。

 

 

 

 

 

 

 

 

 

 

 

 

岭南画派

 

关于岭南画派

 

岭南艺术家与作品

 

艺术家与作品

 

陈蕴化

 

韵。艺术空间

 

 

ENGLISH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首页

 

 

 

 

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的渊源

评文摘录 

日本画与中国的关系

 

岭南派大师与作品

岭南派画家与作品

 

画展花絮

 

世界华人艺术家

日本画大师与作品

 

生平简介

评文摘录

作品欣赏    陈蕴化近作

画展花絮 / 消息

 

關於藝術空間 

画家艺术空间

主办画展    场地租赁

主办讲座    国画课程

 

 © Copyright 2016 lingnan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eb Design: James 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