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于岭南画派岭南派艺术家世界华人艺术家日本艺术家陈蕴化韵。艺术空间联络

 

 

 

齐白石的书画艺术


齐白石是一位受当代、古代画家影响而在继承古代绘画艺术基础上大胆创新的画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别出新裁,平易近人。以写实为主,取材都是自己接触或亲眼见过的,没见过的从来不画,一生坚持生活的艺术。

      
  因齐白石从二十七岁到九十七岁,从事绘画的时间长,分五个阶段来分析齐白石绘画的师承和特点: 
(一)二十七岁至四十岁为临摹阶段。 
(二)四十岁至五十六岁为早期阶段。 
(三)五十六岁至六十五岁为变法阶段。 
(四)六十五岁至八十八岁为中期成熟期。 
(五)八十九岁至九十七岁为晚期阶段。 

临摹阶段 

  四十或以前,主要是在家乡湘潭一带学习绘画。二十六岁拜萧芗核、文少可学画人物、肖像,也画山水人物。二十七岁拜胡沁园,学绘工笔、花鸟、草虫;跟谭荔生学山水。此时期主要是以学画工笔临摹为主,绘画的立意上、布局上、用笔上、设色上都很注意法度,处处合于规矩,这阶段为打基础阶段。三十六岁拜文人王湘绮为师,学作诗文,成为他生活和艺术道路上主要转折点,开始由民间画师转变为文人画家。

  此时期作品,我们见的少,曾见过他三十六岁时山水作品四幅,完全用墨,看上去还是传统画法,比较死板,但从笔墨技巧运用上,也是很有味道的。再有从画上见到他的花鸟作品,很像李复堂,这说明他也受其影响。这个时期,他绘画的作品墨笔多,设色很少,以粗笔传统较多。 

早期阶段 

  四十岁一五十六岁,曾五次出游大江南北,名胜古迹,见到西安的碑林、雁塔坡、清华池等,游览长江洞庭、衡山、庐山、桂林等名川大山,开阔了眼界,师法大自然,充实了作品「造化」内容。他每到一处,对景物打素稿,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做为作品的初稿。 

  绘画上转入以写生为主,改画大写意笔法。几次出游中结识不少画友、诗友、朋友。看了许多名人书画,像徐天池、八大山人、陈白阳、石涛、扬州八怪的金农、黄慎、郑板桥等,以及周少白、吴昌硕等,收益颇多,对齐白石影响很大,赞叹不已,赞成他们创新精神,尤为崇拜天池、八大、石涛、吴昌硕。他学习徐渭泼墨豪放,淋漓尽致;石涛作品笔法简略,意境深远;八大山人的独创精神,气势磅礡。临摹时用心研究用笔、着墨、调色、构图、题诗等。在他五十八岁的题诗稿中曾写到:「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能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再有从他在七十岁时题画诗中写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从以上二段看出,齐白石对这四位画家作品钦佩、重视的创新精神。五十岁后,作品笔意多取法于吴昌硕;意境趋向八大山人;用笔运墨挥洒豪放,师法大涤子、青藤,吸取各家神髓,「师于古而不泥于古」,善于接受先进画家成熟经验。 

变法阶段 

 五十岁后来北京时,民国初年,一些守旧画家对于写意画不甚埋解,认为齐白石作品「粗野」。齐白石作品虽法于石涛、八大、白阳,融合己意,但不被重视,不为人喜欢,惟很受陈师曾重视喜爱。当时陈师曾劝齐白石「要自出新意,变通画法,要独创风格,不必求媚世俗」。并赠诗说:「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在陈师曾启发下,齐白石改变画风,在题材上面对自然,力求真实。在笔墨上别师法吴昌硕,开创了气势雄伟的大写意派。首先开启了「红花墨叶」派画法,用鲜的洋红点花朵,用浓墨作花叶,这样红的花朵,配上不同墨色的荷花,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画面上清新、健康的情调。但变法后早期作品还不够成熟,处于形强神弱阶段。这时期花卉一类的题材是葡萄、大桃、藤萝等,在构图上多数表现出以树木、地根为主体,花叶、果实比较小,枝叶系密,色彩平淡,这是他变法后旱期特征。画虾也一样,此时,虾较小而多,体短须短,造形很活泼!但神态不足。腹部是五节,但少姿态。长臂钳也缺乏姿式的变化,更没有挺拔有力的样子。腹部小脉也比较多。头部长须,只是平摆六条或放射状,看不出摆动开合的动态。 

中期成熟期 

  六十五岁至八十五岁,为后中期,也是成熟时期。笔墨纵横淋漓,气势雄伟,任意挥写,超脱奔放,生动活泼,形神兼备,臻于妙境。善于运用墨彩深浅、浓淡的特点,表现对象的质感。笔力功夫纯熟,炉火纯青,准确神似。构图上更为巧妙,充分表现「画外有画」「简而不空」的意境。赋色上鲜艳泼辣,喜用洋红,明快浑厚。画虾,腹部也是五节,但伸、曲、弯、弹,非常有力。腹下的小腿简练到五条。虾的头部用浓淡墨相生的办法,表现虾的头胸分量更重,透明感更明显。虾的眼睛用浓墨横点突出很长,显得更生动。虾的短须上,两条长臂钳显得挺拔有力,软中带硬,节与节之间表现了笔断而意在的意境。 
  这是高度的提炼,既具实又美,是前人没有的。他在八十二岁时题画诗写道:「塘无鱼虾自奇,也从叶底戏东西,写生我懒求形似,不厌名声到老纸。」后两句说明他画虾不同于平常,他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 

晚期阶段 

  八十五岁以后为晚期,作品之构图、色彩、挥笔、运墨已从有法到无法,随心所欲作画,喜用洋红,工虫一粗一细,多用粗花卉配工虫(早期工虫)。晚年用色浓。晚期九十岁后画虾,去掉须了。 
  齐白石作画非常勤恳,天天画。举个例子,八十五岁题画写道:「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充之,不叫一日闲过也。」 

书法方面 

  最早写清末官场所流行的「馆阁体」,其后拜胡沁园、陈少蕃二师,后又跟随二师写湖南一带流行的道州何子贞体(写颜真卿)。四十岁出游后,认识曾熙、李瑞清,学写魏(爨龙颜碑)方笔,后又写六朝。五十岁开始写郑文公碑,写金冬心,行草书写湖南岳麓山名碑、唐代李北海(邕)的「麓峙碑」(行书),兼写金冬心、郑板桥、吴昌硕等。后为治印,又写楷书、篆书;也学三国时吴国的「天发神谶碑(篆)」之雄伟浑厚。六十岁左右字已成熟,将其临摹各碑帖融合贯通,自成一家,为齐白石字体风格,但还不够稳定。七十岁前,书法虽自成一格,但字结构上还不够紧凑。七十五岁后书法已完全成熟,用笔丝毫不懈,运笔稳健爽快,表现出气势雄健,浑厚有神韵。 

  六十岁后行书多,也有篆字;七十岁后,很重视篆书、行书,得意之作经常用篆书题字。 

篆刻冶印 

  三十二岁成立「龙山诗社」,齐白石为社长,和当地一些文人、绅士等研究诗书、画印象,开始研究篆刻。 
  刻印最早是印友黎松安送给齐白石一部丁敬、黄易的印谱照片,齐白石看后,每天临摹钻研丁、黄两家的精密刀法,受其影响很大,单刀锋(寄园印存)常刻阴文,有笔单。四十二岁出游后,刻印有变化,见到赵之谦(二金蝶堂印谱),学赵之谦治印,把汉印格局融合到赵之谦一体之内,古朴耐人寻味。吸取三国时「天发神谶碑」纵横奇伟的笔法,改变刻印刀法;又从三公山碑(汉碑、隶书)着的意境,改变了刻印笔法。最后学「秦权」,纵横平直,一任自然,刀法又一大变。经过几次变化,,六十岁后真正离开仿摹古人传统技法,摆脱一般刻印框框。 

  齐白石治印,与他在年轻时雕花木工打下的基础分不开,所以,他治印腕力过人,刀法熟练。治印上,齐白石主张跳出古人窠臼,反对拟摹古人,主张推陈出新,常说:「世间事贵在痛快」,痛快就是刚直纵横,锋芒尖锐。篆刻尽量发挥自己的意趣,抒发出苍老浑厚古朴的精神,雄伟刚直的独特风格,自成一家。 
  其刻印上一些特点同写字一样,写字下笔不重描,纵横各一刀,只有两个方向;不同一般人刻印是四个方向,去一刀,回一刀,纵横来回各一刀。 
   齐白石刻印,,随字的笔势顺刻下去,并不先在石头上描好字形才下刀。其刻印要求不仅形似,而要神韵,不能貌合神离。只有形似,那是蚀削,看不出刀法。削与刻不同,齐白石注意刀法,看刀法。齐白石共刻过三千多方印。 

诗文 
  他的诗都是白话诗,通俗记事,抒发感想。一九二四年印有《白石诗草八卷》、《老萍诗草》,死后又出版《白石诗集》。学诗老师较多,胡沁园老师也是诗人。三十二岁成立龙山诗社,龙山七子为:齐白石、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茯根、谭子荃、胡立三。 
  三十七岁和王乡琦学诗文,四十岁时认识樊曾祥(诗人文学家、湖北人),受其影响。又向陈少蕃学孟子、「唐诗三百首」与唐宋八家古文。

 

 

 

 

 

 

 

 

 

 

 

 

岭南画派

 

关于岭南画派

 

岭南艺术家与作品

 

艺术家与作品

 

陈蕴化

 

韵。艺术空间

 

 

ENGLISH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首页

 

 

 

 

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的渊源

评文摘录 

日本画与中国的关系

 

岭南派大师与作品

岭南派画家与作品

 

画展花絮

 

世界华人艺术家

日本画大师与作品

 

生平简介

评文摘录

作品欣赏    陈蕴化近作

画展花絮 / 消息

 

關於藝術空間 

画家艺术空间

主办画展    场地租赁

主办讲座    国画课程

 

联络我们 :  harmonyartspace@shaw.ca      Blog : apps.jamestan.com/blog

Copyright  2013 JamesT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James Tan